戴维·米契的《给大忙人的冥想速成班:不动脑的快乐养生法》一书中,讲了这样一个故事: 有一位和尚,会定期为囚犯开冥想课,几年下来他和一些受刑人变得相当熟稔。 有一次,一群囚犯请他形容寺院里的一天通常是什么样子。这位和尚隶属严格的小乘佛教,他这样描述了寺院里的一天:大家每天早上必须四点起床做当天第一次的冥想,接着整个上午还有更多的早课与冥想课。午餐是主餐,以一个碗装盛主菜与捐赠的饭后小点食用,用餐完后就在寺院里做劳务。他们没有晚餐,只喝一杯茶,晚上有更多的晚课和冥想,十点左右才结束。当然,寺院里还有禁欲、禁酒、禁毒、禁看电视与报章杂志及类似娱乐等规定,个人也不准持有财物或私产。 和尚形容完寺院后,一位囚犯忍不住脱口表达同情说:“你随时都可以来这里和我们住在一起!”大伙儿也哄堂大笑。 和尚忍不住一再回想起这件矛盾的事。他的寺院修行体制甚至比监狱还严苛,但却有一堆人候补等着加入见习,监狱比寺院还舒服,但囚犯却巴不得想尽早离去。 寺院的的规矩严过监狱,人们在寺院中却获得了神圣与幸福,犯人在监狱里却无比地痛苦,并不是物质环境与制度苛刻程度有什么不同,而是生活在其中的人,精神世界不同。 在寺院之中修行,胸怀神圣,向往神圣,自我感觉是在进行着一件光荣而神圣的事情,是在修行自己的未来世界,是自己的主动行为。 监狱中的犯人,自己身负罪恶感,背负着谴责与惩罚,进行着自己极不情愿又不得不做的事情,是极其被动的行为,在这里没有一丝的光荣与幸福,只有痛苦与懊悔。 所以,一个人的心理感受,与环境有关,但更与我们的信念与态度相关。 你敬畏自己的工作,即所有具有敬业精神,把自己的工作视为神圣,那么你的工作无论多么辛苦,你都是快乐的。相反,你把工作视为不得不做的一件苦差事,无论你怎样消极怠工,偷奸耍滑,尽量少付辛苦,你都是痛苦的。 你热爱你的生活,热爱你的家人,无论你为他们做多少,你都是快乐的,相反,你会觉得他们拖累了你,你会觉得疲惫不堪,毫无快乐可言。 一个人进行文化修养,就是要树立个人对工作对生活的信念,快乐地生活。企业文化建设,就是要树立员工对职业的信念,快乐地工作。文化建设就是要打破心理的牢房,建立心灵的寺院。 信念比环境更加重要,文化比物质更加重要,神圣感比制度约束更加重要。这就是我们开展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所在。
|